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亲历中国国际音乐钢琴大赛(2)

来源:国际公关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次大赛年龄最小的选手是年仅17岁的亚历山大·马洛菲耶夫,他也是这次的“明星选手”,很早我就在“Youtube”上看到他的演奏,而在现场听到的感觉更

本次大赛年龄最小的选手是年仅17岁的亚历山大·马洛菲耶夫,他也是这次的“明星选手”,很早我就在“Youtube”上看到他的演奏,而在现场听到的感觉更加印象深刻。他的天赋毋庸置疑,并且听他弹俄罗斯作品更能感觉到他骨子里流淌着俄罗斯血液。他的演奏热情十足,非常有个性,虽然可能会有争议,但是能听出他是在发自内心表达对作品的热爱。决赛他演奏了他拿手的“普三”,并最终获得了第二名。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来自意大利的莱昂纳多·科拉菲利斯,相比天才选手马洛菲耶夫,他更像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成熟演奏家,并且在聊天时我得知,他已经在意大利一所国立音乐学院任教了!他的表现一轮比一轮好,最惊艳的莫过于决赛第一轮演奏的“贝一”了,整首曲子弹下来毫不费力,每一个音都极为考究,声音纯美,气息自然,完全是想象中的贝多芬!如此精彩的演奏背后是多么深厚的功力和透彻的理解啊!选手中最令我意想不到的一定是来自中国的潘林子。在此之前我早已耳闻这位中国青年钢琴家,没想到她在舞台上会迸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和气场,为我们中国选手争光。她在第一轮选择了贝多芬的Op.110,第二轮演奏了舒曼的奏鸣曲和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这些都是非常难驾驭的高难度曲目,但无论是气息、控制力,还是对乐曲的诠释,她都完成得很好。

除了他们,还有来自韩国的金弘基、汉斯·徐,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里姆,来自加拿大的杨艺可、贠思齐,来自俄罗斯的安德烈、尼古拉耶夫,来自美国的安娜·韩、麦肯齐,这些选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已经是国际最高比赛的获奖者,赛事包括“肖邦”“范·克莱本”“吉娜·巴考厄”“伊丽莎白女王”等。对比这些国际顶尖参赛和获奖选手,我发现了许多自己明显的差距和不足。舞台经验让这些选手特别“会弹琴”,再加上重量级大赛的经历,让他们在台上的心态和素质也更强大了,他们大部分人都有着轻松驾驭舞台、驾驭观众的能力。我记得当时问汉斯·徐《交响练习曲》弹了多久,他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大概十年吧”。我想这也许就是“十年磨一剑”吧,这是量变到质变的最佳论证。除了舞台经验,对作品理解的高度也决定了演奏的高度,是否真正地让每个作曲家的语法融入自己的血液?是否能从“弹谁像谁”变成“弹谁是谁”?我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坚持自己,弹出自己的音乐。

此次比赛慷慨地为所有选手提供食宿,无论是否晋级,直至比赛结束,这也是国外任何一个比赛都没有的福利。每天所有选手都在一起吃饭,这种方式更是增进了选手之间的感情。到了第三天,大家已经在饭桌上聊得热火朝天了。这些耀眼的年轻钢琴家在生活中都是如此平凡又有趣的人,难得和这么多有共同语言的人交流,大家也都产生了许多共鸣。有一次在聊天时,潘林子和杨艺可提到这个舞台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紧张,结果大家都纷纷表示认同,并认为是因为上场前过于严肃的气氛和台上过于舒服的钢琴导致了紧张。如果他们不说,看着每个人在台上如此自如的表现,我真的难以想象这些比赛经验如此丰富的选手竟也会紧张。但是他们对待舞台紧张和利用舞台紧张累积的丰富经验,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确实让人敬佩。

在和他们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人讲话的方式和语调和他们弹琴的感觉非常相似。比如来自意大利的莱昂纳多,他讲英语时会带着一点儿意大利语的语调,声音不大但是很精致,就像听他弹琴的感觉一样。再比如马洛菲耶夫讲话,语速很快,有点儿犀利,像他弹的“普罗”。除了说话语气上的相似,我觉得生长环境和性格也和每个钢琴家的演奏密切相关。例如出身于俄罗斯世家的尼古拉耶夫,弹琴也确实有贵族气质,沉着冷静,气息顺畅。而白俄罗斯的安德烈是我们所有选手中性格最好、最真诚的,他的音乐同样也直指人心,感人至深。我想,大家演绎这些曲子最大的区别并不是各自老师的教法不同,而更多是由每个人性格的不同和生长环境不同所致。

作为我最好的朋友,安德烈同样也是在这次比赛中给我启发最大的一位选手,我尤其想在这里为他多分出一些笔墨。我第一次认识他是在去年东京的“Shigru Kawai钢琴比赛”上,当时他毫无争议地夺得了第一名。决赛时我在后台作为下一名要上场的选手,听到了最令我震撼的“拉二”现场,至今难忘。尽管这次他同样没有进入半决赛,但他依旧是我心目中艺术造诣最高的选手之一。我看到他这次的曲目单,和上次比赛相比完全不同,在惊叹于他曲目量如此庞大的同时,他却告诉我这里的大部分曲子甚至是第一次上台。他说他希望通过每次比赛快速地学会更多的新曲子。在看他弹琴时,我发现他的弹法和其他选手截然不同。他会把琴凳高度调到最低,在弹奏时动作极少,甚至可以不动声色地演奏出震撼人心的和弦,尤其是他演奏俄罗斯作品,声音简直充满了厚度和张力。后来我去他的琴房和他交流,他告诉我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所有发力全部由手指第一关节以下带动,第一关节以上直到肩膀完全放松,只需要保持大脑与手指第一关节的直接联系,想要的声音就能更直接容易发出。当然,这个方法和他的“大块头”也有很大的关系,但他知道如何去平衡自己的发力,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认为在我们平时的训练中,“有效训练”太少,阻碍我们表达想要的声音的因素太多。不必要的肌肉群紧张,过多无效甚至会产生干扰的肢体动作,让我们往往疏忽了最简单、科学的演奏方法。

文章来源:《国际公关》 网址: http://www.gjggzz.cn/qikandaodu/2021/0626/922.html

上一篇:中国国际音乐钢琴大赛纪实
下一篇:环球资讯

国际公关投稿 | 国际公关编辑部| 国际公关版面费 | 国际公关论文发表 | 国际公关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国际公关》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